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智駕狂飆,年輕人遭遇"驚魂歷險記"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5天前,一輛小米SU7 標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駛過程中,發生嚴重交通事故導致司乘人員3名女大學生身亡,目前事故仍在調查。


4月1日,小米公司公布該起SU7高速上碰撞爆燃事件信息顯示,車輛出事前處於NOA(Navigate on Autopilot,通常被稱為領/導航輔助駕駛)智能輔助駕駛狀態,3位女大學生的離世,再一次引發了公眾對智駕安全性的大討論。

智能駕駛,無疑是新能源汽車下半場角逐的核心突破點,肩負著提高駕駛效率、解放人類雙手的使命;但同時,一些車企對智駕的誇張宣傳,讓不少消費者覺得智駕已經可以替代人類大腦的決策,尤其是在高速路段等復雜高風險路況。


事故因此頻發,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,2023年全球涉及自動駕駛系統的致命事故同比增長27%。

智駕,全稱智能輔助駕駛,不過為了宣傳方便,車企們在宣傳時默契地去掉了“輔助”兩個字,智能駕駛、智能輔助駕駛、自動駕駛等概念變得模糊。

根據國際公認的劃分標准,汽車自動駕駛可分為六個等級:L0級到L5級,等級越高意味著自動化程度越高。其中,L0,對應完全手動駕駛,L1是輔助駕駛,L2是部分自動駕駛,L3是有條件的自動駕駛,L4是高度自動駕駛,L5是完全自動駕駛。

但是,國內大部分智駕功能只局限在L2級別,好一點的到達L2.5級別,能夠到達L3級的幾乎沒有。



而L3級別也只是有條件的自動駕駛,而非完全自動駕駛。這也是責任劃分的關鍵點,《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規范(試行)》規定,L2級及以下車輛的事故責任由駕駛員承擔,除非能證明系統存在設計缺陷。而L3級及其以上,車企則需要承擔一定責任。

喜歡擁抱新生事物和新技術的年輕人,成了智駕的嘗鮮者,一些人盲目相信智駕,甚至依賴智駕。為此,Tech星球訪談了多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年輕人,有人因智駕踩過坑,交過學費,買過教訓,甚至是經歷“生死驚魂”的險情。


這些年輕人逐漸意識到,任何狀態下,都應該把安全掌控在自己的手裡,而不是依賴硬件設備、算法等多重因素的機器決斷,不能盲目相信一些被吹得天花亂墜、尚不成熟的智駕。

高速突遇路障,NOA退出,兩秒驚魂脫險

講述人:上班族,駕齡:5年


最近看了小米汽車公布的德上高速事故的時間線,發現我也有過一段類似的經歷。

去年下半年,我開了一輛新能源汽車從北京去外地,導航顯示路況很通暢,雖然有一些大貨車,但總的來說車流量不算大。

之前多次在相對低的速度下,斷斷續續地使用過城區NOA,遇到過一些掉頭過不去,以及掉頭走到非機動車道的情況,但都沒出什麼事故。

所以開到京哈高速上,我很放心地打開了高速NOA功能。那段高速路程大概有接近200公裡,我設定的時速是120公裡,前半段路況很好,除了變道和超車的邏輯比較奇怪,整體感覺還是比較平穩,沒什麼危險。

但隨後連續幾次遇到前方修路,車輛多次突然降級,因為當時高速車不多,加上我及時接管,也沒出什麼問題,所以只要走出修路路段後,我還是繼續打開了NOA功能。

然後,我在後面就經歷了非常驚險的情況。當時我在最左側車道,後面有個貨車,隔壁車道也有輛貨車。我的車突然預警,我看到前方出現了修路的路障,也就一兩秒的時間,車輛就自己退出了NOA,讓我接管,還好我注意力算是集中,往右打了一把方向盤,幾乎貼著隔壁的貨車鑽了出去。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上一頁1234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0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13 秒